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安定还是闯荡,毕业后何去何从?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大学毕业生,他们给出的答案虽截然不同,但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却是一致的。
独自在京打拼
渴望稳定平台
三年前高考时,魏宪东将北京理工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幻想了无数种美好的未来。他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北京,跨进理工大学的门口时,自己的心激动得一直扑通扑通地跳。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他对北京有了别样的情感,这里繁华而时尚,对于他这个从小地方出来的男孩来说,这里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他的内心渴望留下来,可是毕业后房租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得不考虑。如今,他正和多数同学一样,面临着毕业季的诸多问题。
“我没有考研,我想尽快接触一下社会,磨练磨练自己,不想再待在象牙塔里了。”魏宪东最近参加了多场招聘会,由于身上贴着“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标签,已经有不少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不过基本都是一些民营企业,在了解了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等问题后,魏宪东做出了一个决定:全部拒绝,“我还是希望自己的起点高一点,到大型国企工作,这样将来的路或许会更宽一些。”他说,三年的大学生活不仅让他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了很多现实问题,对于像他这样在北京没有根基的异乡人来说,如果自身所处的平台不稳定,那么很可能一朝不走运就跌倒,几年的奋斗全白费。
回到家乡工作
更愿生活安定
首都医科大学研二学生王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她看来,到目前为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较顺利。“工作单位已经找好了,和我一起被录用的两个女生性格跟我很像,我们常在一起交流初入职场的经验,大家互相出主意、想对策,反而觉得上班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然后今年年底,我和对象就准备结婚了,婚期已经选定了。”王嫣说,之前听学姐说起过毕业季会很迷茫,但她自己却觉得没什么困难,“也可能是还没遇到困难吧。”她笑着说道。
来自天津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级学生李想一直想能留在北京工作,一方面是北京和天津的距离非常近,想家了随时都可以回,另一方面,她渴望能摆脱家人独自闯一闯,看一看。大四下半学期,李想如愿找到了一份在北京的工作,还没来得及高兴,她就被“排山倒海”式的加班压垮了,“每天最早八点下班,回家也就是睡个觉,最可怕的是,我们那个办公室是开放式的,部门领导就坐在我斜后方,我的一举一动都被她尽收眼底,稍有懈怠就会被她一通训斥,心理压力特别大,那阵子我的自我认同感特别低,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李想说,和她一起进公司的几名新人陆续都辞职了,她坚持了半年,也选择了辞职。
“我是在春节前辞职的,回家过年时,父母见我状态实在是太糟糕了,就提出让我暂时别回北京了,在家里缓一缓,找一份工作过渡一下。”李想说,就这样,她在天津找了一份广告公司文案的工作,“虽然也会加班,但是我的上司人非常好,遇到一些难缠的客户他总是会维护我们,帮我们出主意,在这里每天工作也很累,但是心情很舒畅,现在我已经不打算回北京了。”李想说,北京或许是有很多优势,有更好的平台,更高的薪资待遇,同时,它也有很多压力,所以很难说在哪里更好,每个人的追求和目标都不一样,在她看来,选择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更重要。
2018届毕业生或达280万
北京仍是热门就业地
最近这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据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生的就业率数据确实有下降,但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夸张。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6%,与2015届的91.7%基本持平。就业学生中,“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3%,“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0%。
李林今年正在读大三,自从上大学后他就一直十分关注就业形势,他读的专业是软件工程。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软件工程是绿牌专业,所谓绿牌专业,是指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小的需求增长型专业,按理来说,他的就业前景是一片大好的,可是他却忧心忡忡。“我念的是二本,跟那些一流学校没法比,虽然专业前景看好,但是听学姐学长们说,在找工作时难免要碰几回钉子,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读研,为自己今后找工作增加一些砝码。”
李林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不久前,国内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3所外,其余39所均公布了各自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作为中国实力最强的重点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中国高校教育顶尖力量的代表,这些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高校实际的就业情况。记者注意到,这些中国实力最强劲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届毕业生人数总和将超35万。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一流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首选皆为本地城市,除本省市之外,北京仍旧是毕业生的首选。
一流大学毕业生抢手
初入职场即月薪上万
最近,微博上的一段视频火了。安徽卫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节目中,某企业前人事经理直言,“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就丢到桌子上,被清理了。”这个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一部分人认为“这种说法太过绝对,学历并不代表专业和能力。”还有一部人网友则表示深有体会,认为“物竞天择,这种做法可以理解。”
去年,我国启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建设高校”)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同时宣布有关“985工程”和“211工程”的相关文件失效,大学身上的“985/211”光环已经开始弱化。但我们不难发现,网上依然流传着所谓的隐形“学历鄙视链”:清华北大、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名校毕业生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非名校毕业生来说,就业出路在哪里?就此,记者采访了数名工作了几年之后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一致认为,非名校毕业也有很多有前途的人,最终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去年,在某民营企业工作了3年的赵伶俐月薪终于突破了万元大关。她告诉记者,自己刚工作时的收入仅有5000多元,刨去房租、饭费等刚需开销外,手头仅剩下1000多元,日子过得相当紧巴。“我念的是二类本,我的好朋友考上了一本,他毕业后刚上班时的工资比我多了小2000元,差距非常明显。”赵伶俐忿忿地说,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比别人差,她在工作中非常努力,所以这几年晋升得很快,如今已经坐上了主管的位置。
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水平是多少,好学校和一般学校毕业生的收入差距有多大?关于这个问题,记者在人工智能公司IPIN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找到了答案。这份榜单通过分析全国2000多所大学及1000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计算出各高校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平均薪酬。
根据这份薪酬数据,前100名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平均月薪为10602.05元,排名前63的高校毕业生月薪均超过10000元。从上榜高校来看,清华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后平均薪酬达到了14918元,排在首位。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薪酬仅次于清华大学,达到14205元。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后的平均薪酬也达到13739元,位居第三。除了这三所高校外,位居前十的高校均为北京和上海高校。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明确公布了毕业生薪酬水平。浙江大学2017届毕业生暂定年薪为13.34万。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2.78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4.60万元。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生薪酬均值为12.75万元/年。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即月薪上万已不再是新鲜事。
一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在看过上述数据后向记者表示,直观来看,名校毕业生的起点确实高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能说非名校毕业生就一定处于弱势,他想告诉那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你们需要更加勤奋,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同时,他也提醒那些尽管是名校但却过着颓废生活的学生,要珍惜当下,莫老大徒伤悲。
更多就业指南请关注万源人才网www.wanyuanrc.com
Copyright C 2017-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万源人才网 技术支持官网www.wanyuanrc.com 蜀ICP备16008245-2号
地址:四川省万源市 EMAIL:455103082@qq.com
Powered by PHPYun.